
體育播報8月15日宣 本周六的“蘇超”,常州隊主場對陣鎮(zhèn)江隊,《揚子晚報》撰文談到比賽時認為,這場比賽是“最鈍的矛”刺向“最破的盾”。
本周六,常州奧體中心的燈光將再次點燃。兩支在“蘇超”前八輪賽后排名末位的球隊,讓預售球票秒罄,全網(wǎng)熱梗刷屏,聚焦了無數(shù)球迷的目光。
對陣雙方常州隊與鎮(zhèn)江隊被網(wǎng)友戲稱為“倒一德比”的主角:一個前八輪一球未進、一場未勝,“牢牢”占據(jù)第13位;一個憑揭幕戰(zhàn)一勝艱難支撐,暫列第12位。網(wǎng)友們調(diào)侃這場比賽是“倒一德比”“墊底之戰(zhàn)”“十三妹之爭”。兩隊的“人設”也早已被“玩壞”,“龍城”和“醋都”被笑稱為“臥龍鳳醋”,他們的實力被大家戲謔為“最鈍的矛vs最破的盾”“菜鳥互啄現(xiàn)場直播”。而對于比賽的期待,則被戲謔為互為對方,特別是常州隊的“唯一機會”。
然而,越是調(diào)侃,越藏著共情??此啤盁o情”的幽默背后,是一種更樸素的關心:輸贏之外,我們更在意那份拼勁——只要他們還在場上,認真踢好每一分鐘。
常州隊真的真的很想“進一球”,為此,他們拒絕賽前采訪,謝絕外界打擾,頂著烈日封閉訓練。訓練場上,黝黑的臉龐在陽光下泛著油光,汗水把球衣濕透了又干、干了又濕。沒有什么華麗戰(zhàn)術,沒有什么高科技輔助,一遍又一遍跑位、起腳、回防,只為了在真正的比賽里“憋出一腳大招”。
6月21日,主場迎戰(zhàn)南京隊,比分早早失控,但常州沒有放棄。臨近終場,前鋒李陽連續(xù)過人、射門,雖然打在門柱上彈出,球沒進,看臺上卻已有人紅了眼眶。
對陣淮安隊時,18歲的10號蘇橋橋拼到腳底磨破,赤腳一瘸一拐走下球場。他說:“這么多市民和球迷來為我們歡呼加油,我們要是沒有血性、沒有拼勁,這球踢得也沒有意思了?!?/span>
第七輪惜敗徐州,3號盧志勇賽后蹲地痛哭,久久不愿起身。球迷沒有離場,而是拉起“城市英雄”的橫幅,把掌聲和吶喊送給這些雖敗猶榮的球員。
第八輪大比分落敗后,“蘇超”常州賽區(qū)組委會坦言:“在戰(zhàn)術和實訓上,還遠遠不夠精準有效;面對關鍵球的處理,常有心態(tài)的焦急慌亂;與兄弟城市的實力差距,更是切實而具體的存在?!辈坏貌徽f,這種清醒,其實比任何辯解都來得更有力量。
球場上的常州隊,或許贏不了眼下;但場外的常州,正在播下未來的種子。6月,常州市明確要大力發(fā)展青少年足球,加強校園足球普及推廣,強化專業(yè)隊伍建設,積極開展群眾體育活動。
與此同時,城市的每個角落,家長們帶孩子走進青訓營,社區(qū)聯(lián)賽漸次興起,球迷自發(fā)組織應援,熱心市民理性建言……足球的土壤,正在這座城被一點點開墾、澆灌。
這個周六,相信每一個常州球迷,還是會一如既往地為常州隊加油,也還是會期盼那粒“等了很久”的進球。不是因為“必須贏”,而是因為我們都懂:這粒球里,藏著每一個“用力奔跑”的人對生活的期待——哪怕難如登天,哪怕屢敗屢戰(zhàn),只要還在往前走,就值得被溫柔以待。